二十四史之《旧五代史》(十国系列)对话录
至襄州后,酒酣时,高季兴对孔勍说:“此行有二错:来朝是我一错,放回是他二错。”到荆南后,对宾佐们说:“新主(李存勖)百战方得河南之地(中原),向勋臣自夸亲手抄的《春秋》;又竖手指道:‘我在指头上得天下。’如此则功劳在他一人,跟着他的臣佐有何功!况且其游猎时,常
至襄州后,酒酣时,高季兴对孔勍说:“此行有二错:来朝是我一错,放回是他二错。”到荆南后,对宾佐们说:“新主(李存勖)百战方得河南之地(中原),向勋臣自夸亲手抄的《春秋》;又竖手指道:‘我在指头上得天下。’如此则功劳在他一人,跟着他的臣佐有何功!况且其游猎时,常
“二十四史非史也,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己”,“难读”、“难别择”、“无感触”,梁启超先生曾对中国史学如此抨击。姑妄言之,读二十四史不如读墓志铭,何以故?
我百度了一下,“唐朝人的平均寿命约为59-65岁,具体数据因统计样本不同有所差异,但普遍高于传统认知中的30岁以下说法。”
易中天教授曾说过一段戳中现实的话:“读懂二十四史,你会发现一个可怕的真相——好人未必有好报,坏人也未必遭恶惩,唯有强大者,才能握住命运的主动权;而弱小者,往往要承受现实的磋磨。从民族兴衰到国家存续,再到个体沉浮,‘弱国无外交’是百年未变的国际法则,‘人穷讨人嫌
二十四史上起传说时代的黄帝,下迄明朝灭亡,成书过程跨越近2000年,是世界上唯一载录绵延数千年的正史。秦始皇巡游的舆驾,诸葛亮五丈原的秋风,唐风宋韵的气象万千,3700多万字见证的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延续。